恶俗“婚闹”可能承担什么法律责任? |
分类:法规解读 时间:(2023-09-22 13:56) 点击:28 |
闹婚”是办婚礼的传统习俗,源于“越闹越喜”的思想观念。但近年来,无论城市还是农村,恶俗“婚闹”现象越来越多,越来越变味,令原本美好的婚礼成为不少当事人的噩梦。 网友咨询: 恶俗“婚闹”可能承担什么法律责任? 律师解答: 首先,婚闹侵权者将承担相应的民事法律责任。恶俗“婚闹”行为不仅是破坏社会公序良俗的低俗行为,而且是对新郎、新娘、伴郎、伴娘等被侵权者人格权的侵害,直接触犯了民法典关于人格权的相关规定。 其次,对新郎新娘、伴郎伴娘、新郎父母及其他人员进行有伤风化的行为,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》、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等有关法律法规,违者由公安机关视情节依法予以治安处罚。例如:殴打他人的,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,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,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;情节较轻的,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。 再次,低俗婚闹行为时常充斥暴力、黄色等情节,有可能构成相关刑事犯罪。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管制。以暴力、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他人或者侮辱妇女的,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。 律师解析: 治理低俗“婚闹”,一方面可以从法律法规上发力,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应法律、行政法规、地方性法规等相关条款,吸纳婚俗内容,对近些年的婚闹乱象作出禁止性规定,通过发挥法律的引领作用,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明确杜绝低俗恶俗的“婚闹”行为。恶意“婚闹”造成人身、财产损害的,权利受到侵害的公民应及时得到法律救济,获取相应的民事赔偿和补偿,情节严重的,要及时追究婚闹者的行政乃至刑事责任,通过加大相应赔偿、处罚力度,进一步规制恶俗“婚闹”的不法行为。 另一方面,政府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,提倡文明婚礼。他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出台相关文件规范此类恶意“婚闹”行为,以促进推进婚俗改革。有关部门要做出正确的引导,加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,提高婚姻当事人的自我保护意识,强化相应的维权意识。 【法律依据】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》第二条 扰乱公共秩序,妨害公共安全,侵犯人身权利、财产权利,妨害社会管理,具有社会危害性,依照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的规定构成犯罪的,依法追究刑事责任;尚不够刑事处罚的,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。
该文章已同步到:
|